现如今肝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肝硬化,而对于肝硬化的诊断依据有哪些?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今天这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做具体的介绍。
肝硬化的诊断依据
肝脾肿大,如果是有肝病,在进行影像检查时会发现肝脾变大,形状异常,此时可以考虑做一个穿刺活检进一步确认病情。
肝掌和蜘蛛痣,肝脏损伤的患者,手掌会有红点,按压后会消失,之后又出现,有的会在面部、肩膀、胸部等部位出现红色扩张血管,类似于蜘蛛爪。
血清血蛋白指数,肝硬化患者在肝功能检查的时候白蛋白指数会下降,球蛋白指数会升高,两者不再处在平衡的状态。
免疫学检查,如果肝硬化,身体内的免疫系统会受到侵害,引起免疫反应,身体内各种抗体出现异常反应。
腹水检查,一般为漏出液,或者是渗透液,如果不是结核性腹膜炎,就可以怀疑是癌变了需要做甲胎蛋白的测定。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肝硬化
定期做检查,对于有肝病历史的家族成员来说,定期做身体检查,特别是肝脏部分的检查格外的重要,尽早发现疾病,尽快进行治疗。
戒烟戒酒,肝脏其中一个功能是解毒,烟酒中含有的毒素对于肝脏健康会带来很大影响,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少接触烟酒。
日常饮食,在饮食汇中要选择低脂高蛋白的食物,少吃油腻高盐高糖食物,刺激性食物禁止食用,规律的三餐时间。
适当进行运动,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每天坚持锻炼,每周2-3次,可以提高身体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病毒的侵害。
通过上文介绍,大家对于肝硬化相关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肝硬化是晚期慢性肝炎的典型症状之一,是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如果能够早期发现肝硬化,可以被限制在代偿期肝硬化,部分患者甚至可以治愈。诊断出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有助医生判断病情,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肝硬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