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即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病,与吃药多少无关。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一般不会通过吃药过多造成感染,如果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液中含有丙型肝炎病毒,吃药过多造成的感染可能是血液传播而非性传播。
1、血液传播:若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液中含有丙型肝炎病毒,如共用注射器或共用个人用品、输血或器官,如器官、血液库、骨髓库等,则可能会造成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导致吃药过多直接造成感染;
2、性传播:若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含有丙型肝炎病毒,在性生活时造成皮肤和黏膜的损伤,则可能会造成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但此时吃药多只是造成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而非性传播;
3、母婴传播:若母亲患有丙型病毒性肝炎,在怀孕后期及分娩时,丙型肝炎病毒可能会通过胎盘以及阴道上行感染胎儿或新生儿,导致吃药过多直接造成感染;
4、其他途径:一般情况下,丙型病毒性肝炎不会通过吃药过多造成感染,但如果口腔黏膜或消化道黏膜破损,导致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了含有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者是不小心吃了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排泄物,如粪便、尿液等,也有可能会造成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导致吃药过多直接造成感染。
目前临床上对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一般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有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达拉他韦格列净片等,建议根据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疾病进展,以及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今年3月18日是第十五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肝病专科主治医师魏东指出,慢性丙肝的症状比慢性乙肝更为隐蔽,长期血透、曾输血剃头、纹身、文眉、穿耳洞或做过牙科手术等人是丙肝的高危人群,要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晓红也指出,与慢性乙肝相比,慢性丙肝治愈率高,如果早期发现,及时应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等药物,可以堵住肝炎往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大门”,甚至达到治愈。
擅长领域:肝癌、重症肝炎、各种类型肝硬化、各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肝病及消化性溃疡、胰腺炎、炎性肠病、胆石症、功能性胃肠病等胃肠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1、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各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及癌症放化疗后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脱发、呕吐、厌食等)、胆囊炎、胆结石、尤其对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大三阳”有独到的治疗方法。2、代谢性疾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痛风、糖尿病及并发症、脂肪肝、座疮、脂溢性皮炎。3、神经系统及免疫性疾病:失眠、抑郁症、头痛、三叉神经痛、干燥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症、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呼吸、运动系统疾病:发热、感冒、咳嗽、哮喘、颈椎病、腰腿疼、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擅长领域:付小义,男,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1990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1996-1997年师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著名肝病专家田德英教授门下学习。2000-2004年师从湖北中医药大学我国著名中医肝病专家张迟志教授门下学习。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年。有15年的肝病及各类传染病的临床诊治经验。特别对乙肝、丙肝和疑难传染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善于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类病毒性肝炎(如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庚肝等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勤于总结临床经验1999年主持完成湖北省科研课题1项《人工肝支持加中药治疗肝衰竭》证书编号:Ek990442,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