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不当小心患上药物性肝炎

发表日期:2015-08-17  39健康网
是药三分毒,不管是西药还是中成药,经口服后都会通过胃肠和肝脏转运、代谢,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配方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药物会造成肝脏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药物性肝炎。

  生病就吃药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是药三分毒”,吃药也是能吃出病的。肝脏是药物浓集、转运、代谢的主要器官,尤其是口服药物由胃肠吸收后即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因此,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配方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药物会造成肝脏不同程度的损伤。

  老人、女性更易得药肝

  药物性肝炎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肝脏的生物转化过程中引起的肝脏毒性反应。各种药物的代谢速率和途径都存在差异,而同种药物在不同人体内也存在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直接导致肝脏损害的药物如氯丙嗪、扑热息痛等,其剂量越大,对肝的损害也越大。就人群而言,老人和女性得药肝的几率会更大。老人肝细胞酶系统的活性降低,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也较差,造成血液中药物浓度增高。而女性对药物的特异性反应更为明显。

  中药、补药也会引起药肝

  很多人以为中草药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很少引起肝损害,其实不然。一些中药补品,长期服用也可能产生毒性。除了一般的肝损害之外,一些中草药还可导致中毒性损伤(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黄疸大黄、四季青)甚至诱发肿瘤(土荆芥、石菖蒲、硝石、朱砂)。

  对于一些常规中成药,健康人需在正常剂量下使用,而肝病患者尽量少用或不用。长期服用时,需要定期检测肝功能。

  肝病患者还需谨慎服保肝药

  一些肝病患者不论病情轻重,多少都会吃点保肝药,以为这样就可以缓解病情。但长期服用保肝药不仅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药物还会在体内蓄积,干扰肝病的治疗。

  临床上治疗病毒性肝炎多以抗病毒药为主,以保肝药为辅,但大多数情况下只需用抗病毒药物即可,无需加用保肝药。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抗病毒药和保肝药双管齐下,会比单用抗病毒药更有效。

在线购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