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患者应警惕肝损伤 常年服药最伤肝

发表日期:2014-12-24

核心提示:慢性患者最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常见药物有化疗药物,抗痨药、免疫抑制剂、精神病药、甲亢药等等。

  我国是肝病大国,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超过1亿,同时也是慢性病大国,各种慢性病患者人数已超过2.6亿。慢性病怎么控制?这些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吃药,每天吃药的次数1-3次不等,除了口服药物,有的患者还需要使用含片、注射等方式使用药物,可以说,每个慢性病患者都是药罐子。那么,问题就来了……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代谢、免疫器官之一,也是药物解毒的主要脏器,药物进入人体后,要么通过肝脏解毒,要么通过肾脏排泄。如果药物是通过肝脏解毒,就会对肝脏存在一定的损害”,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林穗芳教授解释说。

  常年服药 肝细胞“过劳死”

  形象的来说,每一个肝细胞就好比一个工厂,细胞膜就是工厂的外墙,而细胞膜上的磷脂则是工厂外墙上的门窗,每天,人体把各种营养物质、药物、毒性物质运进肝细胞,肝细胞分解完毕,再把代谢产物运出去。但如果一个患者长期服药,肝细胞不停“加班”,时间一长,磷脂流失,肝细胞膜受损,肝细胞也就“罢工”了。

  这一罢工可不要紧,一旦肝细胞“罢工”,不仅会引起代谢紊乱、毒性物质累积,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会大大降低。比如,糖尿病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后,要打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控制住血糖,高血压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后,控制血压药物见效也会变慢,为了让药物起效,就必须加大用量,加大频率,从而造成更大的肝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网络数据显示,近年来,由药物引起的肝病占非病毒性肝病中的20%-50%,暴发性肝衰竭的15%-30%,发生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性),发生率较高,但由于药物性肝损伤发病较慢,往往也没有明显症状,所以极易被忽视。

  慢性患者最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

  专家建议,慢性病患者一定要高度关注自身的肝脏健康,一旦确诊为药物性肝炎,应该立即停用与肝损害有关的或可疑的药物,并注意观察患者在几天内病情是否得以改善,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给予足够的热量与蛋白质、维生素类,饮食不佳者静脉输注葡萄糖,加速药物的排泄,同时采用保肝、降酶治疗并根据引起肝脏中毒的具体药物种类,使用对症的解毒药物。

  与此同时,肝脏已经受到的损伤也必须恢复,以免进一步恶化。以肝细胞膜为例,肝细胞膜上的磷脂号称“人体必需磷脂”,而且人体又无法自身合成,必须通过外界摄取,通过补充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与人体自身磷脂高度类似且消化吸收良好的磷脂种类,来加速肝细胞膜的稳定和再生,辅助改善肝损伤症状。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对于AIT明显升高者或肝组织学受损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可适当选用抗炎保肝药物;而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版》中,肝病专家也建议,多烯磷脂酰胆碱具备一定的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可改善肝脏生物化学指标。

  在国外,多烯磷脂酰胆碱(如易善复)已经成功运用50余年,通过从纯天然的植物提取技术,现有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产品(易善复)中的有效成分已达到90%以上,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体的消化利用吸收效率,及时补充流失的磷脂。

  哪些药最伤肝?

  根据《201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13年我国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达13036亿元,同比增长16.7%,中国俨然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吃药国”。那么,哪些药物最容易引起肝损伤呢?

  林穗芳教授介绍,导致肝损害的常见药物有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抗痨药物、免疫抑制剂、精神病药、甲亢药物等等。慢性疾病患者在服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同时服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禁忌。一般来说,长期服用才会导致药物肝损伤。短期服用药物,除非个体对药物敏感,一般不必过分担忧是否会发生肝损伤。

  如果有些疾病不可以停药,比如糖尿病、高血脂病等等,就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果有慢性肝病的基础,患者就要定期查肝功能”,林穗芳教授解释道,一般来说,肝功能检查的酶学指标(包括ALT、AST)升高2~3倍以上,就要停药,如果指标小于2~3倍,可以加一些护肝的药物。

  林教授还特别提醒,有慢性肝病的患者要慎用保健品,部分保健品也会导致肝损害,“是药三分毒,如果肝脏本身已有损害,吃专业医生开的护肝药就可以了,过多服用保健品只会增加肝脏的负担”。

以上内容仅代表39健康网观点


疾病常识更多
用药知识更多
常用药物
    用药指南

    在线购药更多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