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抗结核药肝功能异常,多是由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所致,可以表现为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肝内代谢功能障碍等,常见于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细胞损伤、肝内胆汁淤积、肝代谢功能障碍等。
1、肝细胞损伤:肝细胞受抗结核药物损伤后,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障碍,导致转氨酶升高,进而表现为服用抗结核药肝功能异常。需要停止抗结核药的使用,可遵医嘱使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通常服用抗结核药物6个月左右,肝功能可以恢复正常;
2、胆汁淤积:常见于抗病毒药物以及抗炎保肝药物,如利福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肝细胞受损后,可以引起胆汁淤积,胆汁淤积可以引起肝细胞受损,转氨酶升高,进而表现为服用抗结核药肝功能异常。可以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进行利胆治疗,也可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3、肝内代谢功能障碍:常见于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内代谢功能障碍的患者,如异烟肼,可以引起肝细胞线粒体受损,从而使肝细胞对糖原的储存、利用发生障碍,进而引起服用抗结核药肝功能异常。可以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保护肝细胞,同时可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4、其他:还可能是由于抗结核药对肝脏本身有损伤,或者是由于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脏过敏反应,也会导致服用抗结核药肝功能异常。需要停止服用引起肝损伤的抗结核药,以及进行抗过敏治疗,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片等。
对于服用抗结核药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积极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以免造成肝脏不可逆损伤。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随意中断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