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可引起肝脏损害。丙肝患者可以捐献血液,但不建议有丙肝的患者通过捐献血液的方式进行治疗,丙肝患者的血液中含有丙型肝炎病毒,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给他人,成为传染源,因此需要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丙肝患者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清除丙型肝炎病毒,达到治愈的效果。目前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DNA药物、小分子化合物及口服的新型抗病毒药物。其中DNA药物有索磷布韦、达拉他韦、维帕他韦等。干扰素通过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过程,抑制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的发展,口服给药后大约12周时,丙型肝炎病毒就可以清除。DNA药物有维帕他韦、达拉他韦等。小分子化合物及口服的新型抗病毒药物,如索磷布韦、达拉他韦等,与干扰素联合应用后,疗效更佳,有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
丙肝患者不可以捐献血液,因为血液中含有丙型肝炎病毒,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的方式传染给他人。如果接受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病毒可以被有效清除,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可以正常献血,但不可以接受其他血制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今年3月18日是第十五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肝病专科主治医师魏东指出,慢性丙肝的症状比慢性乙肝更为隐蔽,长期血透、曾输血剃头、纹身、文眉、穿耳洞或做过牙科手术等人是丙肝的高危人群,要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晓红也指出,与慢性乙肝相比,慢性丙肝治愈率高,如果早期发现,及时应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等药物,可以堵住肝炎往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大门”,甚至达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