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保肝降酶药物的疗效未经证实,有的还可能有促纤维化作用。多数药物都要经肝脏分解、转化、解毒,过多使用保肝药无疑会增加肝脏负担,有时甚至诱发药物型肝炎。治疗乙肝应以抗病毒药为主,这是控制病情的关键;保肝药只能作为辅助措施。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合用保肝药。肝脏病用药是有严格临床指征的,适合别人的药不一定适合你,任何不遵医嘱的用药都是极其危险的。即使病情允许应用保肝药,种类也不宜多。常用的保肝药有维生素类、促进肝脏解毒、促进能量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抗脂肪肝及抗纤维化的药物等。应选择那些针对发病机制发挥作用,而且临床证明确有效果的药物。切不可迷信保肝药广告中列举的功效,不加节制地使用。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保肝药没有治疗效果,不必应用。脂肪肝患者也应慎用保肝药。
转氨酶是细胞中的一种催化剂,肝细胞中含量高,血液中含量低,肝脏受损时释放入血。在肝功能各项指标中,转氨酶能够灵敏地反映肝细胞损伤及损伤程度,但不能反映造成伤害的具体原因。在没有查清原因的情况下,单纯使用降酶药物有可能掩盖疾病的真相。即使已经确诊为病毒性肝炎,单纯降酶而不是抗病毒,也只会造成转氨酶正常的假象,以至延误治疗。如联苯双酯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降酶药,目前对病毒性肝炎及其他肝损伤引起的丙谷转氨酶升高作用显著。然而随着临床应用病例的增多,观察到它对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作用有明显差异,并不断有联苯双酯导致肝损伤加重的报道。进一步观察证实,联苯双酯仅对降低谷丙转氨酶有效,而对谷草转氨酶的作用不明显,甚至使其有所升高。值得注意的是,联苯双酯对重度慢性肝炎降低丙谷转氨酶的作用也较差,对肝硬化患者的丙谷转氨酶升高无效,谷草转氨酶的平均值却比治疗前明显恶化。
既然降酶药物有如此多的弊端,为什么各种降酶药物还会大行其道,种类越来越多呢?
一是临床需要迅速地将转氨酶降下来,尽快获得临床治愈。长期以来,我国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炎,观察的最主要指标就是转氨酶的下降程度;只要转氨酶降到正常,就可以划归临床治愈。医院和医生自然要使用降酶药物,以求得较高的临床治愈率。
二是各种体检要求转氨酶必须正常。我国各种体检,包括考公务员、上学、招工、入伍等,首先要求转氨酶正常;如果转氨酶检查异常,一票否决。因此,转氨酶升高者,尽快降低转氨酶水平是第一要务。
三是众多药厂以生产“降酶药物”为生,如果大量减少降酶药物的使用,有可能导致药厂关闭。这是我国特有的现象,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
四是乙肝治疗长期形成的陋习一时半会难以改变。迄今为止,国家的乙肝治疗权威指南并没有对于保肝降酶药物提出明确使用方法和限制,临床医生只要见到转氨酶升高,100%都会加用一些降酶药物,以求尽快见效。但是国际权威乙肝治疗指南并无保肝降酶药物之说,也就是根本不认可所谓的保肝降酶药物。
广大乙肝患者必须清楚地认识治疗乙肝的根本举措是抗病毒,不要将有限的资金浪费到所谓的保肝降酶之中。不消灭病毒,一味保肝,肝脏最终保不住。
更多肝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肝病门户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男,女不孕症,妇科病,月经不调,男性遗精,早泄,糖尿病,肾病,美尼尔式综合症,耳鸣,耳聋,肝胆疾病,消化系统病,哮喘病,肿瘤,牛皮癣,接骨及内科疑难杂症。
擅长领域:付小义,男,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1990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1996-1997年师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著名肝病专家田德英教授门下学习。2000-2004年师从湖北中医药大学我国著名中医肝病专家张迟志教授门下学习。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年。有15年的肝病及各类传染病的临床诊治经验。特别对乙肝、丙肝和疑难传染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善于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类病毒性肝炎(如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庚肝等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勤于总结临床经验1999年主持完成湖北省科研课题1项《人工肝支持加中药治疗肝衰竭》证书编号:Ek990442,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擅长领域:药物、毒物、酒精性肝损伤、肝衰竭、重型肝炎、肝癌、肝硬化及严重并发症如顽固性腹水、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的抢救治疗、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遗传代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以及酒精性肝病的酒依赖及戒断综合征、躯体疾病与心理障碍干预等方面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