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肝脾肿大如何辩证施治?

2016-04-08 23:29:2139健康博客
栏目关注:

 肝或脾脏肿大属于中医症积范畴。症、积的形成是在气滞血淤的缓慢进程中逐渐发展而来的。《金匮要略》治疗“虐母”所用的基本方即“鳖甲煎丸”,其组方用药己成为后世治疗症积证的典范。其主药鳖甲、蜣螂、虻虫、桃仁等活血软坚药则被后世用来治疗肝脾肿大等症、积症。临床证明,运用活血软坚药物,对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肝脾肿大有很好的疗效,有入观察到一组慢性肝炎肝脾肿大的病例,其肝脏回缩的最大值为6.5厘米,脾回的最大值为7.0厘米,对肝脾肿大的有效率可达73%。动物试验的结果也表明,使用活血软坚药物治疗的动物内脏及腹腔壁,较对照组为光滑、柔软。1987年第一届上海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上,上海中医学院王玉润教授报告的“桃仁提取物抗肝纤维化的研究”中提示:桃仁提取物治疗3个月、6个月及2年后的肝硬化患者,其肝细胞变性坏死及间质纤维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通过腹腔镜下固定点肝穿刺活检发现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提供了桃仁提取物能改善肝脏纤维化的组织学依据,说明胶原纤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逆转的。桃仁提取物有扩张肝内门静脉.促进肝血循环及提高肝组织胶原酶活性,促进肝内胶原的分解代谢等作用,从而使肝内胶原含量减少,肝细胞的结构以及纤维化发生变化。这项研究不仅证实了古人的实践经验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且这项研究本身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

    国内学者还发现,软坚活血药物的疗效是与其疗程呈正相关的,治疗时间愈长,疗效即愈好。不能短期大量冲击,应本着前人有关‘宜曲宜缓”,“缓中补虚”的原则施治,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国内所用的药物除上述几种外,尚有百合、丹参、当归、莪术、三稜、生瓦楞子、地龙、郁金、炮山甲、红花、三七、水蛭、鸡血藤、青皮等等。日本学者则提出用甲鱼的焙干粉末长期服用有效。

 至于急性肝炎发生的肝肿大,一般不属于症积范畴。应归为“肝胀”内容,系由湿热毒邪,充斥于肝体造成的,故以清热利湿解毒为土,湿毒热邪一去,肝胀即可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欧宏亮副主任医师 宁波市第二医院  肝病科

欧宏亮,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现任肝病科副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毕业,从事传染病、肝病临床十余年,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妊娠期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重症肝炎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诊疗水准。已发表论文多篇。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肝脾肿大
  • 复方环磷酰胺片

    适用于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细胞白血病、神母细胞瘤、卵巢癌、乳癌以及各种肉瘤及肺癌等。[详细]

    去看看 ¥85.0
  • 大黄庶虫丸

    1.肝胆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脂肪肝、肝脾肿大、梗阻性黄疸;急慢性胆囊炎等。2.妇科病:闭经、月经病、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结核、不孕症。3.心脑血管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血淤头痛、高血压。4.血液病:高粘血症、高脂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癌症:原发性肺癌、肝癌、宫劲癌。6.胃肠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不良、便秘、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等。7.外科疾病:创伤骨折、外伤疼痛、腰肢冷痛、坐骨神经痛、劳伤过度、腹膜炎、肠粘连、肛裂、周围血管病、颈淋巴结核、鹤膝病等。8.皮肤病:鱼鳞癣、牛皮癣、颜面色素沉着等。[详细]

    去看看 ¥0.0
  • 联苯双酯片

    本品对肝炎主要症状如肝区痛,乏力,腹胀等的改善有一定疗效,但对肝脾肿大的改变无效。适用于迁延性肝炎及长期单项谷丙转氨酶异常者。[详细]

    去看看 ¥0.0
擅长肝脾肿大专家更多
  • 赵峪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擅长领域:运用中药、针刺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混浊、色素膜炎、眼底出血、青光眼、干眼症、角膜炎、白内障、近视、弱视、眼睑痉挛、眼外肌麻痹等常见及疑难病症。

  • 吕新敏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擅长领域:乳腺疾病:在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术后的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症、慢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以及乳腺整形、医学美容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症; 呼吸道疾病:肺癌,鼻咽癌,喉癌,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慢性咳嗽; 消化道疾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消化不良,食管炎,胃炎,腹痛腹泻,便秘,消化性溃疡; 皮肤疾病:黄褐斑,痤疮,湿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荨麻疹,脱发,脂溢性皮炎。

  • 金哲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擅长领域:主持了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等20余项课题。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SCI发表12篇。已培养研究生50名、硕士生22名、博士生27名、博士后1名、师承弟子11名。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