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肝硬化病人凝血障碍是由于

2024-01-22 00:54:3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肝脏组织病变和假小叶的形成,进而导致肝功能受损及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而凝血机制异常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肝脏组织病变和假小叶的形成,进而导致肝功能受损及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而凝血机制异常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一、凝血因子缺乏或抑制物产生

1.凝血酶原合成减少: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因肝细胞严重坏死,可出现明显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亢进和纤维蛋白原减少,从而影响到整个凝血过程。

2.凝血因子Ⅶ减少:肝硬化时因肝细胞损害,使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Ⅶ生成减少,加上凝血因子Ⅻ消耗增多,故有出血倾向。

3.凝血因子Ⅸ减少:肝硬化晚期常伴有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尤其是凝血因子Ⅸ明显减少,导致凝血障碍。

4.凝血因子Ⅹ缺乏:多见于获得性因子Ⅹ缺陷症,如遗传性因子Ⅹ缺陷症,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大量纤维蛋白单体被消耗所致。

5.抗凝物质增加:肝硬化时因肝脏灭活抗凝物质的功能减退,致血中的抗凝物质增多,包括抗凝血酶Ⅲ、蛋白C和蛋白S不足,部分凝血激酶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增高,均可造成肝硬化病人凝血障碍。

二、微循环障碍

肝硬化时由于广泛的门脉区纤维化,毛细血管扩张和扭曲变形,管壁变薄,脆性增加,加之肝窦开放,门脉压力升高,容易发生微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了微循环障碍的程度,最终阻碍了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致使局部缺氧和代谢产物积聚,更促使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纤维组织增生,加速肝硬化的进展。

三、其他原因

肝硬化病人凝血障碍还可能与肝素有关,在肝硬化失代偿期,由于肝细胞严重坏死,肝内抗凝抗炎介质释放,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诱导肝素转化为抗凝血酶Ⅲ,后者又可灭活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使其均质状态变为不均匀胶冻状,继而诱发DIC的发生,进一步加剧凝血障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