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四成患者不需肝穿刺 抽血可知肝纤维化程度

2012-02-29 01:21:00新浪x微博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不必肝穿刺,只要抽一次血,近四成肝病即可判断肝纤维化程度。

  不必肝穿刺,只要抽一次血,近四成肝病即可判断肝纤维化程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曾民德教授领衔的研究成果“肝纤维化显型表达与非创伤性诊断和临床干预”,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国是“肝病大国”,乙肝患者有3000万以上,丙型肝炎、酒精性肝损伤脂肪肝等其他各种慢性肝病患者也规模巨大,相当比例的患者会逐渐进展成肝硬化,继而发生肝癌等。“其中,乙肝的肝纤维化速率是最快的。”曾民德教授告诉记者,每年仅乙肝相关死亡人数就高达30万人。

  临床上,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的必经环节,但要确诊必须进行肝活检,即在B超下做穿刺取出肝组织做病理检查,创伤大、风险高,病人因此对肝活检的接受度不高,影响了早发现、早干预。

  1999年起,仁济医院牵头全国七家医院,进行“非创伤性”肝纤维化诊断研究。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曾民德团队采取了与肝组织学同步的策略:对病例进行肝活检,同步进行临床、实验室、影像学等113项非创伤指标的检测,两相对照分析,寻找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在全国同行支持下,研究积累的肝活检病例达502例,是迄今国际上最大规模的样本量,并且首次应用了先进的Kappa统计学方法,对组织学诊断进行质量控制。

  经过多年研究,研究团队从113项指标中筛选出了43项有价值的肝纤维化诊断指标,又经过优化组合“缩小范围”后证实:患者年龄、α2巨球蛋白、γ-谷胺酰转肽酶和透明质酸4项指标,是判断“有无明显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以此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肝纤维化非创诊断模型。鉴于它的临床诊断推广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模型命名为“Zeng's Model”(曾氏模型)。

  目前,这一模型已经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46家医疗机构应用证明,“特异性”和“敏感性”超过95%,可使39.5%患者不需进行肝活检即可了解其肝纤维化的状况,也便于临床动态监测肝纤维化进展。

  项目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系统阐述并证实了核苷类抗病毒药和苦参碱等在抑制纤维化、减缓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通过全球最大样本量(6189例)的临床多中心研究发现,经核苷类抗病毒药和氧化苦参碱的抗病毒治疗,1/3患者的肝纤维化可逆转,甚至消除。研究者据此认为,在肝纤维化早期发现的同时,重视治疗同样关键

(责任编辑:林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